如涵赴美IPO:网红电商的光环与挑战
头部网红依赖、亏损扩大与多平台流量困境下的转型之路
导读:3月6日,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提交IPO申请,拟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,股票代码RUHN[k]。阿里与赛富均持股8.56%[k]。作为曾挂牌新三板后退市的网红电商代表,如涵若成功上市,将成为继拼多多、蘑菇街、微盟等之后又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电商企业[k]。
2016年被视为“网红电商元年”,如涵于当年8月登陆新三板,但随后发展受阻,于2018年1月终止挂牌[k]。此次冲刺美股,被视为其重启资本之路的关键一步[k]。
核心财务与运营数据
2019财年前九个月,如涵营收8.56亿元,净亏损5750万元;上年同期营收7.51亿元,亏损2613万元[k]。
2019财年前三个季度,自营网店GMV达17.76亿元,同比增长10%,占总GMV超80%[k]。2018财年,86家自营网店GMV为19.44亿元,占总GMV的97%[k]。
同期,第三方合作店铺GMV为4.36亿元,同比激增近500%,但占比仍不足20%[k]。
2018年全年营收10.53亿元,同比增长18.2%;净亏损1.21亿元。仅第四季度盈利1002万元[k]。
截至2018年底,签约网红113位,累计粉丝1.484亿,其中三大顶级KOL年GMV均破亿,七位KOL年GMV介于3000万至1亿元之间[k]。
销售与市场支出达1.58亿元,同比增长18.5%,红人服务费与广告宣传费占比较高[k]。
业务模式:网红孵化+供应链服务
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,如涵本质是为网红电商提供基础服务的平台型企业,核心能力在于前端流量获取与后端供应链管理[k]。公司通过打造和运营网红,并为其提供选品、仓储、物流等支持,形成“网红+电商”闭环[k]。
目前,如涵收入主要来自91家自营网店及第三方合作店铺的服装销售[k]。尽管布局多元,但高度依赖少数头部网红,存在较高人才流失与品牌形象风险[k]。
增长背后的亏损困局
亏损主因在于高昂的销售与营销支出,包括网红孵化、内容制作与推广费用[k]。虽省去平台流量采购成本,但“网红维护费”实为变相流量投入[k]。
此外,抖音、快手等新平台崛起,分流大量用户注意力,原有以微博、微淘为核心的流量体系面临冲击[k]。即便顶级网红张大奕,微博粉丝超千万,抖音粉丝却不足15万,跨平台运营能力薄弱[k]。
IPO前景与行业挑战
即便成功上市,如涵仍面临严峻挑战[k]。营收结构失衡、盈利模式单一、对头部网红过度依赖等问题未根本解决[k]。同时,社交平台迭代加速,用户注意力分散,传统电商网红转型压力加大[k]。
目前如涵粉丝中,微博占1.111亿,微淘3000万,微信670万,抖音影响力几乎可忽略[k]。多平台布局滞后,制约长期发展潜力[k]。
网红经济的瓶颈与出路
曹磊指出,当前网红经济存在三大问题:行业混乱、内容低俗化、变现效率下降[k]。可持续发展的网红电商需具备三大特征:高频率内容输出、清晰的价值观主线、可持续的商业变现能力[k]。
网红经济本质是粉丝经济,关键在于建立真实信任关系,实现从内容影响力到消费转化的闭环[k]。
未来趋势:直播电商与多元变现
曹磊认为,网红电商正朝三大方向演进:直播成为重要流量入口,打破传统电商“看不见摸不着”的局限[k];实时互动提升购物体验与转化率[k];明星与网红入局直播带货,实现精准营销[k]。
主流变现模式包括:广告植入、会员/VIP/打赏、电商带货[k]。此外,品牌代言、商业合作、内容IP开发等高阶模式也逐步成熟[k]。
来源:电子商务研究中心[k]